今年醫療反腐的風越刮越猛了。
(資料圖)
據各媒體的不完全統計,目前全國落馬被抓的各級醫院院長、書記已經有 170 多名,超過去年全年的兩倍,而且還有繼續增加的趨勢。
他們都干了些什么?
簡而言之就是無視法律亂搞錢。
比如廣東省中山市的一位院長羅勇,被查出來收受回扣以及紅包高達 2980 萬。
這錢是哪來的呢?
有的是病人給的紅包禮金,有的是醫藥代表或者醫療設備供應商給的回扣。
后者給回扣,掏的也不是自己的腰包,那是羊毛出在羊身上,真正買單的還是病人自己。
官方做過統計,這人被抓后,這家醫院門診和住院費用同比下降了 16.6% 和 21.4%。
也就是說,病人去看門診明明只用花八十多塊,但院長一通操作后變成了一百塊。
差額直接進了某些人的私人金庫。
太陽下沒有新鮮事。回望歷史,我們會發現相似的事情早已發生過無數次。
九年前的云南,云南省第一人民醫院院長王天朝被查出來名下房產超過 100 套,還配有 100 個停車位。人稱 " 雙百院長 "。
除此之外的現金賄賂還有 4500 余萬元。
基本都是企業或個人為了工程建設、醫療器械和藥品試劑采購等利益問題向他輸送的。
還是云南。
普洱市人民醫院院長楊文俊,曾經執意以 3520 萬元的價格購入一臺名為 " 直線加速器 " 的醫療器械,而其真實進口價 1500 萬元,不到一半。
為了敲定這一筆大額買賣,楊文俊假借 " 借款 " 往來,向器械供應商索要 1600 萬。
足以再買下一臺機器。
四川資陽市的陳院長,接受某集團的賄賂款共計人民幣 1655.28 萬元,協助其在承建簡陽市人民醫院工程等方面謀取利益。
后來在資陽還查出來一個劉學鵬,非法收受他人財物共計 1430 多萬元。
表面上,他打著降低成本、治理亂象的旗號,在醫院內展開藥品采購改革;
實際上,是為了獨攬采購審批大權,方便自己和藥企進行利益往來,換取灰色收入。
再看湖南的湘潭芙蓉醫院。
從 2014 年開始,當時的院長就虛構病人用藥,套取醫保資金,牽涉金額達 1217 萬元。
2016 年趕上醫保系統升級,他為了方便套現,聯合其他公務人員給醫院安裝了一套備用系統。
于是開藥能造假 —— 在醫保系統里申報更貴的藥品,但實際給病人用的卻是普通藥物。
住院也能造假 —— 接受不需要住院的病人入院,小病大治,好從系統里撈錢。
撈公家的錢,中飽私囊,還讓普通老百姓背賬,這幫人還真是能占的便宜都占完了。
這么看來,醫療反腐多大陣仗也不為過。
要問醫療系統最容易滋生腐敗的環節,那必然得提到藥品和醫療器械的流通環節。
這里不得不聯系一個關鍵因素:藥企。
看過一組數據,"A 股 488 家醫療企業 2022 年共有 3523 億元的銷售費用,平均每家的年銷售費用約為 7.2 億元。"
其中 38 家超過 10 億元。
而這些費用到底是用來干什么的呢?
與其說是打廣告,不如說是打通門道。
淺層的門道涉及到各種學術會議 —— 在醫療反腐的大幕被拉起后,它們被緊急叫停。
這類學術會議的原意是向全國各地的醫生、專家推廣新知識、新產品、新器械。
酒香也怕巷子深。藥企研發出療效再好的藥,如果沒人知道,那也沒有價值和意義。
只不過進入實際操作環節,往往很容易變味。于是會議成了享樂的幌子、搞好關系的橋梁。
深層的門道就更復雜了。
某種藥、某種器械能不能進醫院,能以怎樣的價格進醫院,要經過很多環節,涉及到科室主任、藥事委員會,最高是院長。
天真的人們以為起決定性因素的,是藥物的療效或者性價比,實際卻可能是它附帶的回扣。
所以才會,貨還未至,錢款先行。
可生意還是生意,藥企不會白白往外花錢。所以一切都會變成成本,轉嫁到消費者身上。
難怪常常看到人抱怨現在看病越來越貴。普通感冒都開七八種藥,還沒吃完,病先好了。
以至于大家都開始自嘲:小病不用治,大病治不好;這醫院啊,不去也罷。
所以這次醫療反腐來勢洶洶,多數網友們看了都在叫好,覺得大快人心。
但很多人罵嗨了,開始對醫生進行地圖炮。
有的說他們權力太大了,只知道為了多賺錢亂開檢查,一點不為病患考慮。
" 爛透了,都拿回扣。"
還有人冷嘲熱諷,說醫生天天抱怨工作忙,結果還有這么多人當醫生,一想就有問題。
肯定是既得利益者,舍不得每塊肥肉。
中國醫師節剛過去,有醫院拍了宣傳片,原意當然是希望大家更了解醫生的真實生活。
結果點開評論,第一條就是諷刺:
新聞里,一位醫生做完手術出來唱起了歌,想必是因為手術很順利。
本來挺生動一事,網友看了先喊 " 舉報 "。
醫生發工作日常,評論說查查她。
醫生發下班日程,評論還是罵他。
上來就放狠話," 你沒收過紅包我斷子絕孫 "。
也不知道和自己有多大仇。
一幫人大呼小叫著,讓人退紅包。
問題是他們也沒有證據,完全就是對著醫生這個職業胡亂開炮,認為所有醫生都是反派。
更兇的,罵他們吃人血饅頭,沒良心,不道德。
有人表示不能一概而論,還會被批評天真。
罵了這么多,我還以為前面被抓的都是普通醫生呢。拉回去看看,不全都是院長書記嗎?
再一看數據," 從全國過往醫院受賄案件顯示的職位來看,正職的領導受賄占到 30%,副職占到 11%,中層干部達到了 40.57%。"
活是普通醫生在干,罵名和黑鍋也是他們在背,簡直比六月飛雪還要冤。
想想前幾年疫情,不都在說感謝醫生嗎。
一口一個白衣天使,夸他們偉大,有奉獻精神,舍己為人,總是在最危急的時刻沖在第一線,把群眾的安危放在第一位,而不顧自己。
當時還有好多聲音,呼吁給他們提高待遇,說這些對社會有益的人就應該拿高薪。
結果疫情剛過去,立馬就忘了唄。
講道理, 中國公立醫院普通醫生的收入,和他們的付出比起來,真的一點都不多。
你看一個人想要成為醫生,本身就要多讀幾年書,讀到別人畢業、結婚、生孩子,還在讀。
熬到實習,得先進各科室參加好幾年規培。
轉正了也不能躺平,還要不斷學習,去看國內外新出的藥品、療法,研究文學,做課題。
他們的受教育水平可以說是國內最高的一批人,但是看看收入水平,教人直搖頭。
之前和上海華山醫院的醫生一起吃了頓飯,她是復旦大學醫學院的博士,向我抱怨說他們的收入太低,遠不如在阿里巴巴工作的同學。
我勸她也不能這么說,不能只看到互聯網圈的人工資高,看不到他們動輒通宵加班。
然后,她指著自己通紅的雙眼對我說:
" 你以為我們不加班???"
接著,她和我科普中國醫生上班是多么早,下班是多么遲,碰上事情是怎么毫無節假日。
以及那些要上手術臺的醫生,要連續多少個小時高強度不間斷的工作。
產科醫生一值班,就是 12 個小時以上;心血管住院夜班醫生,每小時都有新的突發事件。
新聞報道也提到,很多科室的工作時長超過 10 小時,如果有夜班經常連續 24 小時以上。
" 然而收入遠比金融、互聯網、房地產行業低。"
如果對比他們在國外的同行就更心酸。
國外的醫生基本都是當地平均收入的天花板。比醫生收入還高的,要么是自己創業做老板,要么就是在做一些非法的行當。
US NEWS 曾經統計出美國收入排名前 25 的行業,前十都被各種醫療崗位包攬了,再往后才是什么程序員、律師、工程師、飛行員。
他們的麻醉師平均一年能拿 20 萬美元。注意這里是中位薪酬,還不是那些極端案例。
而且美國的醫生的假期遠比中國醫生多,接診病人遠比中國醫生來得少。
中國醫生有可能一天要接診幾十個病人,甚至值班的時候一夜要接診 40 個病人。
這是他們的國外同行想都不敢想的。
當然這不是指美國的醫療制度好,這恰恰說明美國的醫療制度對患者沒有中國的制度對患者好。
因為醫生的高收入,是從患者的天價醫療費或者說天價醫療保險中來的。
醫生的假期多,意味著很多患者看不上病。
—— 這也是美國醫療系統長期被詬病的幾點。
反觀中國,你上午覺得肚子疼,可能下午就看上醫生吃上藥了。現在許多醫院開了網上掛號,更不需要排幾個小時隊,預約一下按時去就行。
只要不是太過熱門的科室,最多等半小時,而且大多數費用都能醫保報銷。
這些都屬于中國醫療制度的優越之處,而這種優越離不開中國醫生堪稱奉獻的職業生涯。
我也經常看到有人批評國內醫生態度不好。
但你們想想,一個醫生每天接診四五十個患者,工作強度有多大,心理壓力又有多大。在這樣的前提下,還要保持情緒穩定,非常難。
如果對醫生的態度不滿意,大可以去隔壁私立醫院或者去醫院國際部 —— 那里不但態度好,護士全程笑臉全程陪護而且逢年過節還給你發祝福。
我前老板喜歡在上海一家極貴私立醫院看病。他掛一個號 1800 塊,做一個闌尾炎手術花了近 8 萬塊 —— 如果你承擔得了,也可以學他。
最近幾年也有醫生從公立往私立醫院跳,就是因為相對來說,活更少錢更多。
而且不光是收入低的問題。
現在醫患關系很緊張,醫鬧事件頻繁。動不動就有人把這個醫生砍了,把那個醫生傷了。
你說當個醫生,怎么人身安全都保障不了呢?
現在,還有另一些人開始莫名地擔憂。
覺得國家抓這么多院長啊主任啊,把能看病的人都抓走了,誰來給老百姓看病呢?
暗示醫療系統會崩潰,以后看病更難更貴。
還說這陣仗搞得醫生們都無心工作。
這說法簡直荒謬。
生病了要治療,中毒了要解毒,系統出問題了那自然也要祛除腐敗,解決問題。
否則它只會崩潰得更快,豈不是更糟糕。
再說了,這些院長誰還親自看病啊?
哪個不是把活都給年輕醫生來干,就用自己名字當招牌。
正好趁這次反腐,讓不干活的人走了,讓真正干活的人被看到,得到應有的待遇。
說到底,普通醫生也是醫療系統腐敗的受害者。
那些院長書記動輒花上好幾千萬,也都是走的醫院公賬。他們把回扣裝進自己口袋,被壓榨的普通底層就成了犧牲品,工作累還收入低。
如果說能把反腐拿下來的資金用于提高普通醫生的基礎待遇,對醫生和患者都是好事。干活的人拿了錢更有動力,患者也能得到更好的服務。
另一方面,想減少醫療腐敗,除了抓這些貪污的人,也確實得提高醫生們合理合法的收入。
讓醫生通過合法合規的途徑,拿到符合自己付出的收入,也能避免他們走錯路。
來源:雷林斯
頭條 23-08-24
頭條 23-08-24
頭條 23-08-24
頭條 23-08-24
頭條 23-08-24
頭條 23-08-24
頭條 23-08-24
頭條 23-08-24
頭條 23-08-24
頭條 23-08-24
頭條 23-08-24
頭條 23-08-24
頭條 23-08-24
頭條 23-08-24
頭條 23-08-24
頭條 23-08-24
頭條 23-08-24
頭條 23-08-24
頭條 23-08-24
頭條 23-08-24
頭條 23-08-24
頭條 23-08-23
頭條 23-08-23
頭條 23-08-23
頭條 23-08-23
頭條 23-08-23
頭條 23-08-23
頭條 23-08-23
頭條 23-08-23
頭條 23-08-23
頭條 23-08-23
頭條 23-08-23
頭條 23-08-23
頭條 23-08-23
頭條 23-08-23
頭條 23-08-23
頭條 23-08-23
頭條 23-08-23
頭條 23-08-23
頭條 23-08-23
頭條 23-08-23
頭條 23-08-23
頭條 23-08-23
頭條 23-08-23
頭條 23-08-23
頭條 23-08-23
頭條 23-08-23
頭條 23-08-23
頭條 23-08-23
頭條 23-08-23
頭條 23-08-23
頭條 23-08-23
頭條 23-08-23
頭條 23-08-23
頭條 23-0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