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多年你去哪了,我們找你找的好苦啊!”流浪了21年后,周某在廣東東莞石碣鎮見到了從河南信陽市趕來認親的兩位哥哥,三兄弟的手緊緊攥在一起,兩位親人聲音哽咽不停在問弟弟的行蹤。
志愿者假借“檢查核酸”尋回親人
“對陌生人比較抗拒,幾乎不與外界交流。”“讓愛回家”尋親團隊發起人張世偉告訴大象新聞記者,早在幾年前,廣州救助站的志愿者就發現周某一直在東莞石碣鎮附近流浪。起初,有志愿者嘗試主動接觸周某,想了解他背后的故事,但周某卻一直拒絕敞開心扉。
張世偉嘗試多次與周某進行接觸,但周某十分抵觸,“感覺他把自己封閉起來了,只要有陌生人一靠近他就會很警惕。”經過不斷溝通,周某漸漸對張世偉產生了信任,張世偉便假借“檢查核酸”的名義,問出了周某家的詳細地址,又通過河南信陽市固始縣的尋親志愿者,最終通過村委會找到了周某的家人。
“我們發動固始讓愛回家志愿者進行實地走訪,經過照片和視頻比對,找到他的親屬。”雖然時隔21年,但周某的親屬一眼就認出他們朝思暮想了20余年的家人。周某的兒子已經長大成人,在上海工作無法趕回老家,但得知尋找到父親的消息后,流下了激動的淚水。
4月10日,在廣東與河南兩地“讓愛回家”志愿者的聯合幫助下,周某終于見到了從河南信陽趕來認親的家人。認親現場,周某的二哥一時沒能控制住自己的情緒,抱著弟弟周某失聲痛哭,而周某也摘下口罩,低頭抹著眼淚逐漸打開心結。
“我們幫助了很多像周某這樣的流浪者,因為工作、家庭情感等各種原因自我放逐漂泊,他們有著相同的情感遭遇,就是壓抑多年的心結沒有打開。”張世偉告訴大象新聞記者,家庭生活中難免會產生矛盾,但在親情面前應該學會包容和忍讓,“這種逃避的行為,會給他的親人帶來巨大傷痛。”
與妻子賭氣離家出走 家人尋找21年無果
53歲的周某是河南信陽市固始縣人,21年前,因家庭瑣事與妻子發生激烈爭吵后,周某留下年幼的兒子負氣離家出走,從此杳無音訊。
“他母親在世時,經常提個籃子在電線桿、橋洞口張貼尋人啟事,一直都沒有放棄尋找。”周某失聯后,妻子多年未再婚,獨自撫養兒子,一直在盼他能回家。
“全家人都非常想念他,家里父母去世時,還一直惦念著他。”周某大哥告訴大象新聞記者,21年來,他們全家一直在尋找他。“這么多年,我一直盼著弟弟能夠解開心結回家,這回好了,我懸著的心終于可以放下了。”周某大哥緊緊握住廣東東莞尋親志愿者的手,如釋重負。他們準備接周某回信陽老家,重新開始生活。
頭條 22-04-12
頭條 22-04-12
頭條 22-04-12
頭條 22-04-12
頭條 22-04-12
頭條 22-04-12
頭條 22-04-12
頭條 22-04-12
頭條 22-04-12
頭條 22-04-12
頭條 22-04-12
頭條 22-04-12
頭條 22-04-12
頭條 22-04-12
頭條 22-04-12
頭條 22-04-12
頭條 22-04-12
頭條 22-04-12
頭條 22-04-12
頭條 22-04-12
頭條 22-04-12
頭條 22-04-12
頭條 22-04-12
頭條 22-04-12
頭條 22-04-12
頭條 22-04-12
頭條 22-04-12
頭條 22-04-12
頭條 22-04-12
頭條 22-04-12
頭條 22-04-12
頭條 22-04-12
頭條 22-04-12
頭條 22-04-12
頭條 22-04-12
頭條 22-04-12
頭條 22-04-12
頭條 22-04-12
頭條 22-04-12
頭條 22-04-11
頭條 22-04-11
頭條 22-04-11
頭條 22-04-11
頭條 22-04-11
頭條 22-04-11
頭條 22-04-11
頭條 22-04-11
頭條 22-04-11
頭條 22-04-11
頭條 22-04-11
頭條 22-04-11
頭條 22-04-11
頭條 22-04-11
頭條 22-04-11
頭條 22-0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