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大象抗疫日記
(資料圖)
大象新聞記者 師東/口述 記者 李晨昊/整理 記者 劉園園/視頻
編者按
象象身邊有幾位記者成為“新十條”頒布后的首批感染者,他們正在居家隔離。
大象新聞即日起推出《大象抗疫日記》,以記者自述的方式,記錄下居家隔離全過程,希望能讓大家從中汲取一些經驗和勇氣。
歡迎到留言區互動討論。
12月11日是我發熱的第三天,也是兒子新冠抗原檢測轉陰的第一天。
從5日上午,我家孩子最先有了發燒等癥狀,到現在全家“中招”,已經有7天有余。就在昨天(10日),經過幾天的折騰,家里抗原檢測試劑也“捉襟見肘”了,翻了翻就剩下兩三個試劑包。
11日下午,孩子除了有點鼻塞外,基本上“滿血復活”了。而另一邊,孩子媽媽的癥狀也明顯好轉,但我的癥狀卻有些嚴重。從10日下午開始干咳,到了晚上,雖然不燒了,但感覺肩膀和脖子還在疼,喉嚨也疼的越來越厲害。整個晚上橫豎都沒有睡好,我打開大象新聞客戶端的APP,看看同事們做的各種醫療健康知識,還有網友分享經驗的留言,對比了下自己癥狀,心里居然“踏實”了點,“看癥狀的階段,這應該是快要好了?!?/p>
早上起來,我用淡鹽水漱了口,喉嚨的痛感還是沒有減輕,即使是這樣,也沒再過多的吃藥。根據跑醫療線口的同事建議,我開始服用兩三塊錢一瓶最普通的那種維C片,增強自身抵抗力。
今天下午3點半,剛測了下體溫,37.2℃。我這次發熱,第一天在38℃以上,最高38.4℃。從昨天開始到今天,最高37.5℃左右,基本上在低燒和正常體溫之間徘徊。
居家隔離以來,勤通風、多喝水、室內酒精消毒,這三樣每天都沒少過。自己做些家常菜,多吃新鮮蔬菜水果,吃飯時,一家三口分餐制,這段特殊的時期,我們互相照顧,孩子也多了很多擔當。
我也會經常寫寫毛筆字,轉移下注意力,前天晚上難受的時候,連續寫了一個小時,就發現舒緩了不少。
感到身體特別不舒服時,如果能找點自己的愛好,比如適當的聽聽音樂,看看書,這樣也能避免焦慮,有利于身體的恢復。
生病只是我們人生的眾多經歷之一,保持一個好的心態和狀態,積極面對是最好的選擇。
頭條 22-12-11
頭條 22-12-11
頭條 22-12-11
頭條 22-12-11
頭條 22-12-11
頭條 22-12-11
頭條 22-12-11
頭條 22-12-11
頭條 22-12-11
頭條 22-12-11
頭條 22-12-11
頭條 22-12-11
頭條 22-12-11
頭條 22-12-11
頭條 22-12-11
頭條 22-12-11
頭條 22-12-11
頭條 22-12-11
頭條 22-12-11
頭條 22-12-11
頭條 22-12-11
頭條 22-12-11
頭條 22-12-10
頭條 22-12-10
頭條 22-12-10
頭條 22-12-10
頭條 22-12-10
頭條 22-12-10
頭條 22-12-10
頭條 22-12-10
頭條 22-12-10
頭條 22-12-10
頭條 22-12-10
頭條 22-12-10
頭條 22-12-10
頭條 22-12-10
頭條 22-12-10
頭條 22-12-10
頭條 22-12-10
頭條 22-12-10
頭條 22-12-10
頭條 22-12-10
頭條 22-12-10
頭條 22-12-10
頭條 22-12-10
頭條 22-12-10
頭條 22-12-10
頭條 22-12-10
頭條 22-12-10
頭條 22-12-10
頭條 22-12-10
頭條 22-12-10
頭條 22-12-10
頭條 22-12-10
頭條 22-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