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湖北省武漢經濟技術開發區神龍小學以創建武漢市“五星級”智慧校園為契機,通過智能化設施設備、數字化優質資源、智慧化教學方式和校務管理,著力打造“物智能,人智慧”的智慧校園,用智慧校園建設帶動學校教育的現代化發展。
在打造智能環境方面,學校高度重視信息環境建設,建有主控室、電子閱覽室、微課制作室、精品錄播教室、兩間學生機房和一間學術報告廳,配備LED高清設備和音視頻功能會議系統,還設有智能氣象站、師生朗讀亭、數字閱讀機、迎賓機器人等設備。學校首創400平方米太空艙造型的“車育創客空間”,空間將汽車的歷史、品牌、設計、制作等文化知識與物聯網、虛擬現實和人工智能技術有機融合,形成三大類20余門創客課程。
學校通過數字資源庫建設、課堂模式的研究和迭代、備授課軟件的深度應用,有效促進學科與信息技術的深度融合,提升課堂教學質量。學校以深度學習理念為指導,以發展核心素養為導向,在原有課堂模式上不斷研究和打磨,迭代出具有車育文化特色的“創·力”課堂教學模式,包含核心、目標、環節、策略、評價和工具6個層級。“創”是人工智能技術支持下的教學模式創新,體現為智慧教育環境下課堂教學的新理念、新環境、新內容、新方式和新評價。“力”是教師和學生在教與學過程中發展的能力,指向教師的專業發展和學生的核心素養。學校還主動幫扶區內薄弱學校,定期利用精品錄播系統,開展線上“同步教研”和“專遞課堂”,將名特優教師的精品課例和研討實時推送至幫扶學校,促進區域教育優質均衡發展。
學校基于“微信校園”平臺和微信公眾號,開展校務辦公、班級管理、家校溝通和品牌宣介,提高了管理效率,便捷了教師日常工作,拓展了家校溝通渠道。學生還可通過個性課程選課平臺進行自主選課和評教,學校通過后臺數據分析,調整相關課程數量,充分尊重學生需求,優化資源配置。
展望未來,在辦適合師生個性發展的“適性教育”理念引領下,神龍小學將以更加開放、便捷的管理方式,更加精準、創新的課堂模式,更加豐富、多元的智慧應用,建好“物智能,人智慧”的智慧校園。
(王可)
《中國教育報》2023年01月11日第11版
頭條 23-01-11
頭條 23-01-11
頭條 23-01-11
頭條 23-01-11
頭條 23-01-11
頭條 23-01-11
頭條 23-01-10
頭條 23-01-10
頭條 23-01-10
頭條 23-01-10
頭條 23-01-10
頭條 23-01-10
頭條 23-01-10
頭條 23-01-10
頭條 23-01-10
頭條 23-01-10
頭條 23-01-10
頭條 23-01-10
頭條 23-01-10
頭條 23-01-10
頭條 23-01-10
頭條 23-01-10
頭條 23-01-10
頭條 23-01-10
頭條 23-01-10
頭條 23-01-10
頭條 23-01-10
頭條 23-01-10
頭條 23-01-10
頭條 23-01-10
頭條 23-01-10
頭條 23-01-10
頭條 23-01-10
頭條 23-01-10
頭條 23-01-10
頭條 23-01-10
頭條 23-01-10
頭條 23-01-10
頭條 23-01-10
頭條 23-01-10
頭條 23-01-10
頭條 23-01-10
頭條 23-01-10
頭條 23-01-10
頭條 23-01-10
頭條 23-01-10
頭條 23-01-10
頭條 23-01-10
頭條 23-01-10
頭條 23-01-09
頭條 23-01-09
頭條 23-01-09
頭條 23-01-09
頭條 23-0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