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儲能可作為獨立儲能參與電力市場、鼓勵配建新型儲能與所屬電源聯合參與電力市場、進一步支持用戶側儲能發展……國家發展改委7日消息,近日國家發展改革委辦公廳、國家能源局綜合司印發《關于進一步推動新型儲能參與電力市場和調度運用的通知》(下稱《通知》)進一步明確新型儲能市場定位,建立完善相關市場機制、價格機制和運行機制,提升新型儲能利用水平。
《經濟參考報》記者注意到,從《關于促進新時代新能源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方案》部署研究儲能成本回收機制,到《“十四五”可再生能源發展規劃》提出推動新型儲能規劃化應用,近期新型儲能利好政策不斷落地,機構預計行業有望保持翻倍式增長。
《通知》明確,各地根據市場放開電源實際情況,鼓勵新能源場站和配建儲能聯合參與市場,利用儲能改善新能源涉網性能,保障新能源高效消納利用。同時,加快推動獨立儲能參與中長期市場和現貨市場。鑒于現階段儲能容量相對較小,鼓勵獨立儲能簽訂頂峰時段和低谷時段市場合約,發揮移峰填谷和頂峰發電作用。獨立儲能電站向電網送電的,其相應充電電量不承擔輸配電價和政府性基金及附加。此外,各地要根據電力供需實際情況,適度拉大峰谷價差,為用戶側儲能發展創造空間。根據各地實際情況,鼓勵進一步拉大電力中長期市場、現貨市場上下限價格,引導用戶側主動配置新型儲能,增加用戶側儲能獲取收益渠道。
廈門大學中國能源經濟研究中心教授孫傳旺認為,該通知對新型儲能后續發展明確了四重利好:一是突出新型儲能作為獨立儲能參與電力市場的功能作用,為發電側、電網側以及用戶側的新型儲能投資指明方向,有利于加快新型儲能建設步伐與行業發展;二是從電網側、用戶側建立健全儲能交易價格形成機制與成本收益分攤機制,有利于穩定市場收益預期,提高新型儲能市場交易活躍度,促進交易規模的提升,加快源網荷儲整體市場的健全;三是加強了對儲能的技術支持,進一步完善新型儲能相關的技術要求與標準規范,有利于推動新型儲能設備研發與技術迭代;四是強調了新型儲能調度運行機制與監管職責分工,為新型儲能持續健康發展提供了有力的組織保障。
江行智能聯合創始人邵俊松認為,新能源發電的無序波動性特點決定了電力系統中需要提供儲能等相關緩沖支撐。新能源場站和配建儲能聯合參與電力市場化交易,一方面會提高新能源發電設備出貨量,另一方面也會將原來由電網兜底發電功率的波動性等問題,轉換為市場化解決波動性等問題,真正實現了誰受益誰承擔的原則。
光大證券研報認為,2022年儲能電池產量將超過60GWh,同比增幅接近100%。民生證券預計2021年至2025年儲能裝機需求復合增長率為122.2%。國融證券研報指出,政策變化已使獨立儲能具備高經濟性,再加上配儲政策,預計到2025年電網側獨立儲能需求將達13.8GWh,年復合增長85%,國內表前市場裝機量有望達82.2GWh,年復合增長93%。
頭條 22-06-09
頭條 22-06-09
頭條 22-06-09
頭條 22-06-09
頭條 22-06-09
頭條 22-06-09
頭條 22-06-09
頭條 22-06-09
頭條 22-06-09
頭條 22-06-09
頭條 22-06-09
頭條 22-06-09
頭條 22-06-09
頭條 22-06-09
頭條 22-06-09
頭條 22-06-08
頭條 22-06-08
頭條 22-06-08
頭條 22-06-08
頭條 22-06-08
頭條 22-06-08
頭條 22-06-08
頭條 22-06-08
頭條 22-06-08
頭條 22-06-08
頭條 22-06-08
頭條 22-06-08
頭條 22-06-08
頭條 22-06-08
頭條 22-06-08
頭條 22-06-08
頭條 22-06-08
頭條 22-06-08
頭條 22-06-08
頭條 22-06-07
頭條 22-06-07
頭條 22-06-07
頭條 22-06-07
頭條 22-06-07
頭條 22-06-07
頭條 22-06-07
頭條 22-06-07
頭條 22-06-07
頭條 22-06-07
頭條 22-06-07
頭條 22-06-07
頭條 22-06-07
頭條 22-06-07
頭條 22-06-07
頭條 22-06-07
頭條 22-06-07
頭條 22-06-07
頭條 22-06-07
頭條 22-06-07
頭條 22-06-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