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財立方 記者 王磊彬 司高妍 文 朱哲 攝影】6月20日下午,作為2023年中國產業轉移發展對接活動(河南)專題對接活動之一,專精特新企業中小企業對接資本市場專題活動在鄭州舉行。
活動現場,清華大學全球私募股權研究院首席專家、中國證監會資本市場學院特聘教授劉健鈞以“‘專精特新’企業需借力資本市場,實現‘大強優好’跨越”為主題進行主旨演講,為專精特新企業如何在資本市場更上一層樓提出了建議。
在對“專精特新”的理解上,劉健鈞認為把“專精特新”理解成“專精新特”或許更加科學。把“新”置于“特”之前,更能凸顯創新的意義。
【資料圖】
“目前很多人往往把專精特新當作一個高大上的標簽,這也導致了一些誤解,實際上目前創投機構對于專精特新企業的投資覆蓋率并不高,不到40%。企業要從根本上意識到‘專精新特’只是企業創業的基本要求,‘大強優好’才是企業發展的應有目標。”王健鈞說。
專精特新企業想要成為“大強優好”企業,需要哪些條件?王健鈞表示,在“大”方面,企業產品不僅能夠開發出新市場,還要市場規模足夠大和獨占性非常強;在“強”方面,需要營銷體系能夠有效適應產品的銷售需要;在“優”方面,需要有良好的組織管理體系確保研發生產、營銷體系有效運行;在“好”方面,企業除了自身發展外還要兼顧 ESG目標。
那么,專精特新企業如何實現向“大強優好”的轉換?王健鈞認為,專精特新企業在全面理解創業型經濟條件下,也應理解資本市場對于專精特新企業向“大強優好”跨越的意義。
他表示,資本市場能夠為快速創業提供“風險共擔、收益共享”的資本支持;能夠幫助完善公司治理,規范公司運作,培育公司核心競爭力;能夠幫助企業設立員工股權激勵計劃,留住和激勵優秀人才;能夠提升公司知名度、塑造公司市場品牌,促進企業更好開展國內外合作等多項優勢。因此,中小企業應善于借力資本市場,推動企業向“大強優好”發展。
不過,在借力資本市場前,企業應找好自身定位。
首先,企業要充分理解資本市場區別于信貸市場的不同要求,“銀行是基于企業目前的經營狀況和近期現金流,提供貸款支持;而現代資本市場是基于企業未來的成長性,提供資本支持。因此,企業首先要評估自己是否具有成長性。”王健鈞說。
其次,企業要精準理解三大交易所在我國資本市場上的不同定位和上市標準。創業板有特定行業要求,主要服務成長性創新創業企業,同時支持傳統產業與“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融合。科創板既有行業要求還有企業特點,在行業方面,主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經濟主戰場、國家重大需求。如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裝備、新材料、新能源、節能環保技術、生物醫藥等。在企業特點方面,要求企業符合國家戰略,擁有關鍵核心技術,科技創新能力突出。而北交所定位于“服務創新型中小企業主陣地”,相比較創業板和科創板,上市門檻有更大的包容性,體現為“更早更小”的特點。
最后,企業要對創業板、科創板、北交所的上市標準進行比較。最終依據自身條件,選擇合適的上市板塊。
責編:陶紀燕 | 審校:張翼鵬 | 審核:李震 | 監制:萬軍偉
頭條 23-06-21
頭條 23-06-21
頭條 23-06-21
頭條 23-06-21
頭條 23-06-21
頭條 23-06-21
頭條 23-06-21
頭條 23-06-21
頭條 23-06-20
頭條 23-06-20
頭條 23-06-20
頭條 23-06-20
頭條 23-06-20
頭條 23-06-20
頭條 23-06-20
頭條 23-06-20
頭條 23-06-20
頭條 23-06-20
頭條 23-06-20
頭條 23-06-20
頭條 23-06-20
頭條 23-06-20
頭條 23-06-20
頭條 23-06-20
頭條 23-06-20
頭條 23-06-20
頭條 23-06-20
頭條 23-06-20
頭條 23-06-20
頭條 23-06-20
頭條 23-06-20
頭條 23-06-20
頭條 23-06-20
頭條 23-06-20
頭條 23-06-20
頭條 23-06-20
頭條 23-06-20
頭條 23-06-20
頭條 23-06-20
頭條 23-06-20
頭條 23-06-20
頭條 23-06-20
頭條 23-06-20
頭條 23-06-20
頭條 23-06-20
頭條 23-06-20
頭條 23-06-20
頭條 23-06-20
頭條 23-06-20
頭條 23-06-20
頭條 23-06-20
頭條 23-06-20
頭條 23-06-20
頭條 23-06-20
頭條 23-0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