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資料圖)
2023 年高考落下帷幕,如何選擇專業、填報志愿成為考生和家長關心的熱點話題。不久前,教育部公布 2022 年度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備案和審批結果,全國高校新增 1641 個專業、撤銷 925 個專業。高校專業既有 " 上新 " 也有 " 下架 ",引發廣泛關注。
因勢而變,高校加快專業 " 新陳代謝 " 步伐。高校主動適應國家和區域經濟社會發展、市場需求,調整優化專業結構有其必要性和合理性。教育部等 5 部門印發的《普通高等教育學科專業設置調整優化改革方案》提出,到 2025 年優化調整高校 20% 左右學科專業布點。數據顯示,目前全國普通高校本科專業布點總數較 2012 年新增 1.7 萬個、撤銷和停招近 1 萬個專業點,每年調整幅度近 5%," 新陳代謝 " 力度不可謂不大。高校跟上社會發展節奏,通過專業調整貼合現實需求,考生和家長也應跟上高校專業調整節奏,為志愿填報和未來人生規劃做好功課。
專業求新求變,助力相關產業升級。近些年,高校專業設置更加強調加強基礎學科、新興學科、交叉學科建設。一些 " 上新 " 專業具有當下熱度高、行業領域優勢明顯、符合國家發展趨勢等特點。今年新增備案本科專業中," 數字 "" 智能 " 成為高頻詞。全國新增數字經濟專業的高校有 77 所,新增人工智能專業的高校有 59 所。比如,針對 " 學車輛工程的不懂感知決策,學自動化的不懂車輛 " 現象,東南大學新增智能車輛工程專業,直面行業發展實際。專業 " 上新 ",培養人才 " 出新 ",將為產業升級、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提供重要支撐。
突出特色,優化結構提高質量。此次調整中,全國 925 個本科專業被撤銷,原因之一為不符合學校的辦學定位和特色。這說明,高校專業設置應明確定位、突出特色。比如北京中醫藥大學創建以 " 岐黃國醫 " 為代表的長學制教育體系,就是 " 做優特色學科專業 " 的有益嘗試。圍繞各自重點關注領域、利用擁有的優質資源、開設具有明顯優勢的新興專業,高校人才培養體現學校鮮明特色,優勢 " 上新 " 才能有效 " 招新 "。
當然,高校在專業設置上不應過分追逐熱點,要避免對冷門專業 " 不屑一顧 "。一些事關民生福祉、文化傳承等領域的專業人才培養,不能只看市場熱度,還要基于時代責任、人文關懷等考量,保留相關專業,加大對學科發展的支持。再者,專業設置只是手段,高校最好的口碑和名片仍是畢業生質量。不管設置什么專業,加強學科建設,引導學生練好 " 基本功 ",都是以不變應萬變的不二法門。有真才實學的畢業生,一定會受到社會和時代的歡迎。
(摘編自《安徽日報》)
《 人民日報 》( 2023 年 06 月 20 日 05 版)
( 責編:楊光宇、牛鏞 )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頭條 23-06-20
頭條 23-06-20
頭條 23-06-20
頭條 23-06-20
頭條 23-06-20
頭條 23-06-20
頭條 23-06-20
頭條 23-06-20
頭條 23-06-20
頭條 23-06-20
頭條 23-06-20
頭條 23-06-20
頭條 23-06-20
頭條 23-06-20
頭條 23-06-20
頭條 23-06-20
頭條 23-06-20
頭條 23-06-20
頭條 23-06-20
頭條 23-06-20
頭條 23-06-20
頭條 23-06-20
頭條 23-06-20
頭條 23-06-20
頭條 23-06-20
頭條 23-06-20
頭條 23-06-20
頭條 23-06-20
頭條 23-06-20
頭條 23-06-20
頭條 23-06-20
頭條 23-06-20
頭條 23-06-20
頭條 23-06-20
頭條 23-06-20
頭條 23-06-20
頭條 23-06-20
頭條 23-06-20
頭條 23-06-20
頭條 23-06-20
頭條 23-06-20
頭條 23-06-20
頭條 23-06-19
頭條 23-06-19
頭條 23-06-19
頭條 23-06-19
頭條 23-06-19
頭條 23-06-19
頭條 23-06-19
頭條 23-06-19
頭條 23-06-19
頭條 23-06-19
頭條 23-06-19
頭條 23-06-19
頭條 23-0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