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財立方 記者 吳春波】集成電路是中國制造的重要基礎和核心支撐,是引領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關鍵力量。
6月20日,為進一步促進集成電路產業發展,豫信電科黨委理論學習中心組集體學習(擴大)報告會在鄭州舉行。本次報告會主題為“革新之路”,特邀華中科技大學集成電路學院教授、河南省科學院集成電路研究所所長鄒雪城做“堅持走制造強省道路,努力打造制造強國高地——從摩爾定律的困境看以價值鏈牽引去構建產業鏈”主題分享。
(資料圖)
河南省委主題教育第三十三巡回指導組、省政府國資委、省委機要局、省委軍民融合辦、河南省遙感院的相關領導及各省管企業代表、生態企業負責同志列席本次報告會。
建議從MEMS公共服務平臺切入
打造傳感芯片全產業鏈國產化生態
報告會現場,鄒雪城從大力發展集成電路產業的戰略意義開篇,對集成電路產業發展進程、發展現狀及趨勢進行了詳細闡述,并對河南集成電路產業發展提出建議。
“建議河南省借力國家戰略,以新型存儲器等項目為切入點,聚焦核心,打造高價值鏈產業集群。”鄒雪城表示,目前新型存儲器在國內屬于生產空白階段,這也為河南“彎道超車”提供了難得機遇,以此切入發展芯片產業賽道,以點帶面,進而形成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存儲器產業集群。
“在國際競爭中,存儲器技術革新是集成電路產業翻盤的一個重要機會點。”鄒雪城說,日本抓住了DRAM、韓國抓住了DRAM和FLASH,進而確立了IC強國地位。河南省也要找到集成電路產業中適合自己的特色領域,從而實現“換道領跑”。
結合鄭州產業優勢,鄒雪城建議,一是依托鄭州傳感器產業優勢,將鄭州打造成全產業鏈國產化MEMS傳感器芯片高地;二是以數據和元宇宙產業為牽引,將鄭州市打造成為新型顯示技術之都;三是以河南省“萬億級”汽車優勢產業為基礎,打造新型汽車電子產業基地。
在傳感器領域,“應以MEMS公共服務平臺切入并形成傳感芯片全產業鏈的國產化生態”,鄒雪城表示,河南省擁有多家傳感器芯片產業鏈龍頭以及上下游企業,傳感器企業的密度、產業鏈的完善都處在前列,非常適合開展傳感器芯片產業鏈國產化。
為支撐上述計劃的發展,鄒雪城建議,推動建立芯片產業發展高端人才基金,制定芯片產業河南人才計劃,引入國際科技人才在豫主持項目,匯集一流學術和產業人才,并適時開展芯片技術人才激勵政策試點,允許企業建立期權獎勵制度。
培植第三代半導體、MEMS智能傳感器等新業產業,
河南電子信息產業正邁向中高端
集成電路產業被譽為現代工業的“糧食”,是物聯網、大數據、云計算等新一代信息產業的基石,并且是高度國際化產業,要求企業全球配置資源,參與全球市場競爭。
2000年以來,國家層面持續出臺政策,扶持國內半導體及集成電路產業發展,結合市場需求拉動,國內集成電路產業規模迅速增長,并于2021年實現市場規模破萬億。
放眼全國,在集成電路領域,河南省相對長三角區域仍有較大提升空間。
近年來,河南省積極布局集成電路產業生態,從政策、資金、人才等多方面給予充分支持。重振省科學院,組建成立豫信電科,牽引超聚變布局,培植第三代半導體、MEMS智能傳感器等新業產業,都標志著河南省電子信息產業已經邁向中高端之路。
“作為省委省政府發展電子信息產業的戰略工具,豫信電科要發揮‘鏈主’企業功能,做強核心優勢鏈條,壯大數字產業規模能級,助力河南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李亞東談到,作為國有企業,要深刻領會把握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的戰略考量、豐富內涵和實踐要求,堅持把創新擺在發展的邏輯起點,尤其是面臨后摩爾時代,對于異質集成包括晶上集成,要做好前沿布局。強化與高校、科研院所合作,堅持目標導向,把卡脖子的清單變成豫信電科不懈奮斗的方向,加強原創性、引領性科技攻關。
李亞東表示,要做好產業前瞻研判,聚焦服務器產線運營、MEMS中試平臺建設、信創產業生態打造、電子信息制造產業應用場景拓展等核心業務,優化布局、成型成勢。聚焦集成電路、半導體、新型存儲、新材料等戰略性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要研究行業趨勢、產業壁壘、商業邏輯,用好豫信電科省級平臺資源,積極搶占未來產業發展先機。
在李亞東看來,本次主題報告理論性、前瞻性、專業性、指導性非常強,對進一步搶抓芯片產業發展機遇,夯實我省產業發展基礎,解決產業發展面臨的困難具有極強的指導意義,要把主題教育與推進河南數字經濟跨越式發展相結合,在數字政府、數字基建及戰略性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創新實踐中發揮主導作用,努力實現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相統一,一步一個腳印做好數字化發展這篇大文章。
內培+外引,
河南集成電路產業生態正加快構建
不久前,河南省人民政府印發了《河南省“十四五”數字經濟和信息化發展規劃》(以下簡稱《規劃》),明確提出,要“積極布局半導體材料”“提升集成電路設計能力”“充分挖掘省內產業基礎,發展光通信芯片、電源管理芯片”。
業內人士表示,《規劃》體現了河南省努力發展數字經濟和半導體、集成電路的決心,而作為河南相關產業鏈的鏈主企業,豫信電科也將主動承擔更多責任。
與此同時,作為鏈主企業,豫信電科牽頭打造的基礎軟硬件生態圈已初具規模,頭部服務器企業“超聚變”落地河南,2022年營業收入超230億元,位居全國前三;本土“Huanghe”品牌也已初步發展成勢,圍繞主機、基礎軟件、計算芯片等全方位布局,還投資基礎操作系統龍頭企業統信軟件、對接數據庫企業,相關軟硬件生態圈初步構建。
李亞東此前也表示,豫信電科正通過外引和內培雙向發力,加快培養半導體、集成電路產業生態。
外引方面,今年1月,豫信電科牽手龍芯中科。一個月后,李亞東一行到訪龍芯中科,雙方就計算機核心技術落地、電子信息制造、自主開放的軟硬件生態和信息產業體系培育等議題達成共識。當月,豫信電科接待到訪的復旦大學微電子學院教授周鵬一行,雙方表示將進一步深化合作,落地產研中心,推動河南半導體產業、特色工藝集成電路產業能級提升。
此外,豫信電科還投建2條超聚變代工產線,牽引記憶科技、美盈森等上下游企業落地,打造服務器華中制造基地;搭建8英寸MEMS 研發中試平臺,助推河南電子信息制造持續實現跨越式突破。
李亞東表示,在新一輪國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動中,豫信電科要深刻把握以數字技術為核心的新一代科技和產業變革歷史機遇,聚焦“制造強國”“網絡強國”“數字中國”等國家重大戰略,加快培育布局戰略性新興產業,打通科技創新和成果轉化的“最后一公里”,為服務省定戰略再添新動力。
責編:王時丹 | 審校:李金雨 | 審核:李震 | 監制:萬軍偉
頭條 23-06-20
頭條 23-06-20
頭條 23-06-20
頭條 23-06-20
頭條 23-06-20
頭條 23-06-20
頭條 23-06-20
頭條 23-06-20
頭條 23-06-20
頭條 23-06-20
頭條 23-06-20
頭條 23-06-20
頭條 23-06-20
頭條 23-06-20
頭條 23-06-20
頭條 23-06-20
頭條 23-06-20
頭條 23-06-20
頭條 23-06-20
頭條 23-06-20
頭條 23-06-20
頭條 23-06-20
頭條 23-06-20
頭條 23-06-20
頭條 23-06-20
頭條 23-06-20
頭條 23-06-20
頭條 23-06-20
頭條 23-06-20
頭條 23-06-20
頭條 23-06-20
頭條 23-06-20
頭條 23-06-20
頭條 23-06-20
頭條 23-06-20
頭條 23-06-20
頭條 23-06-20
頭條 23-06-20
頭條 23-06-20
頭條 23-06-20
頭條 23-06-20
頭條 23-06-20
頭條 23-06-20
頭條 23-06-20
頭條 23-06-20
頭條 23-06-19
頭條 23-06-19
頭條 23-06-19
頭條 23-06-19
頭條 23-06-19
頭條 23-06-19
頭條 23-06-19
頭條 23-06-19
頭條 23-06-19
頭條 23-0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