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國內部分地區疫情防控措施優化消息影響,周三 A 股大幅跳空高開,但獲利盤涌現,盤中多空呈膠著狀態,短期分歧較大。股指最終吐回些漲幅,收出假陰線。
上證綜指漲 0.45% 至 3165.47 點,顯著低于開盤的 3198.41 點。其余股指形態類似,但漲幅略大些,深綜指漲 1.26%,創業板綜指漲 1.46%,科創 50 指數漲 0.91%。滬指表現落后與短線有所超漲的銀行股回落有關,上證銀行指數逆勢下跌 0.67%。
(相關資料圖)
北上資金全天凈流入 114.5 億元,較周三翻倍。相關市場方面,隔夜美股大漲,港股周三小漲。離岸人民幣匯率在連續兩天大幅升值后,周三暫有所滯漲。北向資金凈流入差不多是可預期的,因周二 A 股收盤后港股加速上漲,顯示外資信心正迅速恢復之中。
因本輪上漲主要推動力來自于防疫措施優化及進一步優化預期,故這幾天上漲的主力主要集中在大消費類。原因當然很簡單,因這類相對更依賴常態社會生活、生產秩序的上市公司更易受到疫情困撓。這類個股近三年來表現不佳,典型的如上海機場、中國電影、五糧液之類。不過周三這類大消費個股雖然整體上表現較強,但也有不少個股吐回多數盤中漲幅,暗示在連續上漲后可能暫陷入橫盤震蕩狀態。
這樣的震蕩很正常,重要原因之一是未來疫情數據是較難預測的,而這難免會對部分謹慎的投資者心態構成影響。不過,冬季一向是傳染病高發期,對于這類在一般預期范圍的事情,投資者在實戰中一般應該適度淡化。
相對來說,投資者理應將更多注意力放在那些確定性略遜一籌的因素之中。拿當下實際情況看,投資者可能得將更多注意力放在國內疫情防控優化的具體細節上。
一般來說,只要未來優化之后的防控措施對正常生活或正常生產經營活動的影響可控,那么即使疫情數據出現些反復,也頂多是造成股指短期波動,一般很難扭轉股指中期上行趨勢。
股票市場往往會提前基本面兩三個季度,算下來現在差不多正對應著底部區域。經濟數據通常會有個滯后期,不太可能剛優化了疫情防控措施,經濟或上市公司業績立即就會提升。
除疫情因素外,投資者另可關注下本月美聯儲加息,按現在的一般預期,加息 50 基點幾乎可以確定,惟一不能確定的是明年加息節奏。投資者在聽到加息消息時,不僅應關注加息本身,更應關注美聯儲對明年加息節奏的暗示。
股票操作只需有個基本原則即可,中線不看好時持 " 逢高減持 " 思路,看好時持 " 逢低增倉 " 思路。對于短線的操作,其實并沒太好辦法,多數人可能難以把握,或者說會白費心機。個人覺得現在是比較典型的 " 逢低增倉 " 窗口期,投資者正可利用行情初期一些干擾因素慢慢增倉,而不是非得等到有證據證明經濟數據已經恢復時或上市公司市盈率大降后才去追高。
參與股市較久的投資者一般都知道,對于某些業績大幅波動的個股,應該在市盈率高時買入,在市盈率低時拋售。這里雖然說的主要是周期類股,但某種程度上其實也適用于當下受疫情影響比較大的某些大消費個股。
晚間通過微信直接查看筆者的最新觀點,詳情請關注微信公眾號每經牛眼(微信號 : njcjnews)
每日經濟新聞
頭條 22-11-25
頭條 22-11-25
頭條 22-11-25
頭條 22-11-25
頭條 22-11-25
頭條 22-11-25
頭條 22-11-25
頭條 22-11-25
頭條 22-11-25
頭條 22-11-25
頭條 22-11-25
頭條 22-11-25
頭條 22-11-25
頭條 22-11-25
頭條 22-11-25
頭條 22-11-24
頭條 22-11-24
頭條 22-11-24
頭條 22-11-24
頭條 22-11-24
頭條 22-11-24
頭條 22-11-24
頭條 22-11-24
頭條 22-11-24
頭條 22-11-24
頭條 22-11-24
頭條 22-11-24
頭條 22-11-24
頭條 22-11-24
頭條 22-11-24
頭條 22-11-24
頭條 22-11-24
頭條 22-11-24
頭條 22-11-24
頭條 22-11-24
頭條 22-11-24
頭條 22-11-24
頭條 22-11-24
頭條 22-11-24
頭條 22-11-24
頭條 22-11-24
頭條 22-11-24
頭條 22-11-24
頭條 22-11-24
頭條 22-11-24
頭條 22-11-24
頭條 22-11-24
頭條 22-11-24
頭條 22-11-24
頭條 22-11-24
頭條 22-11-24
頭條 22-11-24
頭條 22-11-24
頭條 22-11-24
頭條 22-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