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派新聞評論員 湖羊
(資料圖)
近日,關于“小鎮做題家”的話題引起熱議。事情源于某媒體主編發表的一篇評論,其中有這么一段:
在這位作者口中,眾多議論明星考編的網友,成了只會補課,刷題卻考不上理想的崗位,是“吃不到葡萄說葡萄酸”的“小鎮做題家”。作者句句極近譏諷之能,不屑一顧之姿仿佛要跳出文章。
可這并非“小鎮做題家”的本意?!靶℃傋鲱}家”一詞源于豆瓣小組“985廢物引進計劃”的網友發帖,指的是出身小城,埋頭苦讀,擅長應試,缺乏一定視野和資源的青年學子。
他們曾憑借刷題與出眾的應試能力,從高考中脫穎而出,從小城市進入一流高校,卻在大學中發現脫離做題模式后,自己的成績光環逐漸瓦解。他們的思維、眼界、家境、社交等方面都與大城市的同學有差距,因此在求學升職中的屢屢受挫使得他們陷入迷茫和自我懷疑情緒。
這一詞,本來是這些出身平凡的高校學生在面對自己缺乏資源和背景的無奈現實時的自我調侃和抱團取暖。他們的自嘲不過是奮斗路上為積蓄能量的一時歇腳,不過是遭受挫折后的為再次拼搏的舔舐傷口。這個世界從不否認“出生好”的也是一種優勢??梢恍┖敖饻住钡娜?,或許不能理解一些人為了追平這點出生時的優勢,就已經竭盡全力,也應該對這些“小鎮做題家”予以尊重。
富貴本無根,盡從勤里得。戲稱那些奮斗青年“小鎮做題家”的主編,不過是在滿足自己那自以為是的“優越感”罷了。他恐怕沒有意識到,他所謂的背景、資源從不是從天上掉下來的,而是來自他那也曾一窮二白的“小鎮做題家”父輩祖輩的打拼積攢。
自古寒門多孝子,“小鎮做題家”不是只知道做題。他們知道父親辛苦勞作而日漸佝僂的脊背;知道母親打理家務中逝去的容顏;知道唯有自己從高考中脫穎而出,才能回應父母的期待,才能改變命運。板凳須坐三年冷,“小鎮做題家”不是只能做題,他們能耐得住寂寞,能忍得住誘惑。窗戶外的歡聲笑語和電子熒幕里的花花綠綠,迷不住他們燃著雄心壯志的眼,擋不住他們的朝向詩和遠方步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小鎮做題家”不是只會做題,為從爭過獨木橋的千軍萬馬中脫穎而出,他們比任何人都知道腳踏實地的重要性,若非經歷刻苦鉆研的“苦寒”,那提名的金榜,又何來沁人心脾的“梅花香”。
“小鎮做題家”也有通向光明未來的康莊大道?!端蜄|陽馬生序》里,宋濂為求學背書筐奔走百里外,為讀書,寒冬抄書至手指僵硬不敢懈怠,只為將所借的書按時歸還,終成“明處詩文三大家”之一,被朱元璋譽為“開國文臣之首”?!爸袊鴼鋸椫浮?,“兩彈一星”元勛于敏,不也生于河北省寧河縣蘆臺鎮,父親是個小職員,母親是普通百姓家庭嗎?
古希臘哲學家愛比克泰德曾說:我們登上并非我們所選擇的舞臺,演出并非我們所選擇的劇本??扇缃竦闹袊瑹o數機會的閃光燈正投射向在時代的舞臺,自嘲“小鎮做題家”的青年喲,盡管丟下那無法決定出生的無奈,大步朝前。人生路上,唯你流下汗與淚從不辜負人。
【來源:九派新聞】
頭條 22-07-14
頭條 22-07-14
頭條 22-07-14
頭條 22-07-14
頭條 22-07-14
頭條 22-07-14
頭條 22-07-14
頭條 22-07-14
頭條 22-07-14
頭條 22-07-14
頭條 22-07-14
頭條 22-07-14
頭條 22-07-14
頭條 22-07-14
頭條 22-07-14
頭條 22-07-14
頭條 22-07-14
頭條 22-07-14
頭條 22-07-14
頭條 22-07-14
頭條 22-07-14
頭條 22-07-14
頭條 22-07-14
頭條 22-07-14
頭條 22-07-14
頭條 22-07-14
頭條 22-07-14
頭條 22-07-14
頭條 22-07-14
頭條 22-07-14
頭條 22-07-14
頭條 22-07-14
頭條 22-07-14
頭條 22-07-14
頭條 22-07-14
頭條 22-07-14
頭條 22-07-14
頭條 22-07-14
頭條 22-07-14
頭條 22-07-14
頭條 22-07-14
頭條 22-07-13
頭條 22-07-13
頭條 22-07-13
頭條 22-07-13
頭條 22-07-13
頭條 22-07-13
頭條 22-07-13
頭條 22-07-13
頭條 22-07-13
頭條 22-07-13
頭條 22-07-13
頭條 22-07-13
頭條 22-07-13
頭條 22-0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