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財立方 記者 楊霄 實習生 郎潤乾 文圖】國內實體超市下一輪投資發展主線,是將門店服務與目標消費者需求再拉近。3月14日,在許昌市舉行的中國超市周活動上,北京超市發連鎖股份有限公司原董事長李燕川在演講時稱,過往3年疫情,國內超市業的發展軌跡已發生重大調整。新市場環境嚴考超市企業鎖定目標客群的精準度、服務的貼近性與創造性,以及商品或服務與消費需求的適配能力。他認為,未來3年,新型的社區超市將成為一二線城市的主業態,超市不只能賣貨,還加載書店、餐館、洗衣、修家電等多維服務,真正實現千店千面。
(資料圖)
全國防疫政策調整后,超市業為什么沒有迎來預想中的報復性消費?
李燕川認為,首要原因,是超市企業一味追求年輕消費者,對門店區域真正要服務的客群沒有校準,這種做法缺乏理性。
他以北京市場為例,過往3年,進入超市發門店的年輕女顧客,由2019年占比約17%至2022年下滑到了12%。但與此同時,中年顧客進店客流卻明顯增長,彌補了年輕顧客的流失。
“別瞧不起中年婦女,無論是她們的購買力還是消費黏性,都比年輕人強得多。”李燕川認為,中年女性要照顧一家人生活方方面面的需求,因此,與其花90%的精力把年輕人拽進來,不如花60%的精力把中老年顧客服務好。
實體超市消費群體發生改變,必影響該行業的投資方向與策略。
李燕川認為,零售業的本質是解決顧客需求與商品及服務內容的匹配度。實體超市提升經營能力,依然要緊扣“與消費需求變化適配”這一核心。未來3年,將是新型社區超市發展的黃金周期,其中關鍵就在于“新型”。
超市企業驅動門店升級如何創新?
李燕川認為,做好顧客的身邊的服務組合,是超市驅動社區型門店創新、發現市場全新機會的有效抓手。以前,超市門店是使用一套固定模式,做周邊居民的菜籃子、米袋子、肉案子、調料柜、大冰箱、零食架等。而今,也許超市要做顧客的書房、洗衣店、親子間、聊天室、服務站、維修點。
他舉例,如超市發非常注重餐食銷售,旗下標準型門店在做一家人的一日三餐,而便利店在做一個人的一日三餐。即便兩家不同業態的門店“門挨門”經營,也沒有出現對抗競爭;又如,超市發將某圖書館的服務引入了高校周邊的社區超市,提供24小時安靜閱讀空間以及WiFi、茶飲、打印等服務,深受年輕人的喜愛。同時,該公司將一些知名餐企引入了住宅密集區的社區超市,餐企就在超市賣現炒菜品,交易單量甚至超過了自家飯館。再如,在一些老城區社區超市,嵌入了維修手機或手表、15元理發快剪、床品定制、縫紉部、換鎖配鑰匙等,形成了一個小型的服務中心。
李燕川用各種社區超市功能創新,佐證了該業態的存在價值與市場空間。他認為,2015年后,國內超市業走了下坡路,增長乏力。行業企業“喜歡”將此歸咎于電商沖擊,拼命與電商平臺爭奪年輕消費者。但事實上,被取代的并不是實體超市這種銷售模式,而是實體超市需要擁抱變化,重新校準市場定位、目標客戶,真正做到千店千面,與區域市場消費需求重新鏈接、解決適配,這是超市企業對門店提檔升級的破局路徑。
責編:王時丹 | 審核:李震 | 總監:萬軍偉
頭條 23-03-14
頭條 23-03-14
頭條 23-03-14
頭條 23-03-14
頭條 23-03-14
頭條 23-03-14
頭條 23-03-14
頭條 23-03-14
頭條 23-03-14
頭條 23-03-14
頭條 23-03-14
頭條 23-03-14
頭條 23-03-14
頭條 23-03-14
頭條 23-03-14
頭條 23-03-14
頭條 23-03-14
頭條 23-03-14
頭條 23-03-14
頭條 23-03-14
頭條 23-03-14
頭條 23-03-14
頭條 23-03-14
頭條 23-03-14
頭條 23-03-14
頭條 23-03-14
頭條 23-03-14
頭條 23-03-14
頭條 23-03-14
頭條 23-03-14
頭條 23-03-14
頭條 23-03-14
頭條 23-03-14
頭條 23-03-14
頭條 23-03-14
頭條 23-03-14
頭條 23-03-14
頭條 23-03-14
頭條 23-03-14
頭條 23-03-14
頭條 23-03-14
頭條 23-03-14
頭條 23-03-14
頭條 23-03-14
頭條 23-03-14
頭條 23-03-14
頭條 23-03-14
頭條 23-03-14
頭條 23-03-13
頭條 23-03-13
頭條 23-03-13
頭條 23-03-13
頭條 23-03-13
頭條 23-03-13
頭條 23-0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