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財立方 記者 段偉朵 文圖】6月20日,河南省駐滬辦代表團企業家及創合匯校友總會產業合作座談會在鄭州舉行,鄭州市市長何雄出席座談會并講話。聚焦新跨越、新發展,與會的鄭州市相關政府部門領導及來自上海市河南商會、創合匯、平安集團等協會、企業的上海客商代表展開一場干貨滿滿、務實高效的對話。
【現場】
一場務實的鄭滬“對話”,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重點發展領域高度契合
6月20日,以“開放、合作、發展、共贏”為主題的2023中國產業轉移發展對接活動(河南)開幕式暨簽約儀式在鄭州舉行。本屆活動由工業和信息化部、中國工程院、河南省人民政府共同主辦。簽約儀式上,省政府與7所重點高校簽訂省校戰略合作協議。732個項目簽約,總投資額5820.83億元,覆蓋新型材料、高端裝備、現代醫藥、新一代信息技術等重點領域。
作為活動期間的一項重要洽談活動,河南省駐滬辦代表團企業家及創合匯校友總會產業合作座談會于20日下午在鄭州舉行。座談會現場,省政府駐上海辦事處主任胡加彬首先介紹了此次蒞臨鄭州的上海客商整體情況。
胡加彬表示,長江三角洲區域是科技創新、產業資本、高端人才的聚集地,也是總部經濟、外向型經濟的聚集地。此次共有160多位上海客商參加2023中國產業轉移發展對接活動(河南),近60名客商出席下午的座談會,他們所從事的行業包括電子信息、新能源、生物醫藥、智能制造、智能物流等,與河南省、鄭州市正在布局的重點領域、重點產業高度契合。期待此次座談會雙方可以暢所欲言,為下一步的合作共贏奠定良好的基礎。
【推介】
是開放之城也是產業之城,
“鄭”在等你來
鄭州市商務局局長王保來向各位上海客商介紹了鄭州市市情及產業發展的主要情況。
王保來介紹,鄭州是全球營商環境友好城市100強,同時也獲批建設中國(河南)自由貿易試驗區、鄭洛新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跨境電商服務試點城市、國家大數據綜合試驗區等,正致力打造平臺完善的開放之城、實力雄厚的產業之城、充滿活力的科創之城、投資興業的優選之城。
2022年,鄭州全市地區生產總值12934.7億元,常住人口達1274.2萬人,常住人口城鎮化率為79.1%。2022年,鄭州機場貨郵吞吐量62.5萬噸,初步形成橫跨歐美亞三大經濟區、覆蓋全球主要經濟體、多點支撐的國際貨運航線網絡。鄭州市加快培育創新主體,超聚變數字、致歐家居實現全省獨角獸企業零的突破,2022年新增高新技術企業超1000家、入庫備案國家科技型中小企業8000家,新增市級科技型企業1912家,總數達1.18萬家。
王保來表示,下一步,鄭州市將繼續積極搭建產業轉移發展平臺,深化在電子信息、新材料、生物醫藥、智能制造、裝備制造、智能物流等領域的合作。
隨后,金水區、高新區、經開區相關負責人分別推介了區產業發展現狀及優勢。
【亮點】
創合匯:銜接高校向產業賦能“最后一公里”
座談會現場,創合匯創始人邵鈞介紹了創合匯、創合匯全球商學院校友總會、創合匯資本的發展現狀。
邵鈞介紹,創合匯成立于2010年,已有十多年的發展歷程,成立的初衷是想打破高校和產業之間的邊界,銜接高校向產業賦能的“最后一公里”,是基于“斯坦福+硅谷”的模式成立的集商學、資本、創服等業務于一體的創新創業服務平臺。目前創合匯平臺已匯集500多名專家顧問,與100多家資本機構、產業龍頭、科創園區達成了戰略合作,十年來服務300多家上市公司和500強企業以及數千家高成長企業。
創合匯全球商學院校友總會由創合匯平臺與上海交大、中歐、復旦等國內外知名院校的資深校友共同發起設立,是一個跨院校的校友合作交流平臺,會聚了上海交大、復旦等國內外一流商學院的企業家、創業者與管理精英。創合匯全球商學校友總會旗下設有數字科技、智能供應鏈、醫療健康、新能源與汽車等產業聯盟。
邵鈞介紹,2021年,創合匯和工信部人才交流中心共建了“專精特新”企業創新增長研發中心,為各地方城市培育專精特新企業,目前已經在上海、南京、常州、杭州等地開展了專精特新企業培育項目。
此外,創合匯旗下賦能型股權投資機構創合匯資本已經管理了6只產業創新基金,出資方主要來自于地方政府引導基金、央國企和上市公司以及校友企業家,最大的優勢和特色是項目來源和投后賦能的能力。目前創合匯資本已經先后和南京、常州、合肥等地方政府以及上海國資申能集團、央企中化集團、南京證券等機構共同設立產業創新基金,累計投資20多個項目,10個左右的項目成功上市或完成上市申請。“長期以來創合匯始終在人才鏈、技術鏈、創新鏈、資本鏈、產業鏈等全鏈條服務和圍繞著科技成果轉化、創業加速、上市輔導及市直管理等科創企業全生命周期的服務進行布局。”
【觀點】
聚焦新領域、新產業,
期待新跨越、新發展
座談會現場,多名與會上海客商代表也圍繞自身的發展及與鄭州的合作展開交流。
“今天上午的活動非常精彩,給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展現了我們河南省產業發展的雄厚實力。”平安集團投后管理總經理魯俊表示,平安集團成立于1988年,前不久舉辦了公司成立35周年司慶,總資產規模突破10萬億,是綜合性金融服務機構,目前發展方向聚焦“金融+生態”“金融+醫療”“金融+健康”。平安集團投后管理管理資產規模每年平均在5000億左右,去年年底完成了對北大方正的收購。北大方正業務橫跨信息產業、醫療、房地產、商貿、教育、金融等業務板塊,下轄包括6家上市公司。
魯俊介紹,平安集團在河南有13個業務板塊,包括壽險、財險、養老險、健康險、普惠、租賃、汽車金融等。可以說,平安集團在河南的布局是全方位的,在新材料、生物醫藥、智能物流等領域的未來發展方向也十分契合。
“我們一直很關注鄭州的國際物流發展,已經完成了海、陸、空等功能布局。其中,鄭州機場的國際地區貨郵吞吐量排名全國靠前,這是很了不起的。”上海浦東新區企業家聯合會黨委書記、上海智慧供應鏈協會會長尤申介紹,期待下一步與鄭州相關部門加強合作,在產業鏈、供應鏈方面不斷合作延伸,合力打造中國供應鏈標準,貢獻智能物流的“中國方案”。
“之前,我們與鄭州相關研究所和企業圍繞氫能源科技發展,已經開展了多次對接。”上海交通大學氫科學中心副主任鄒建新介紹,目前我國正處于氫能產業發展的風口上,發展氫能是實現碳達峰碳中和國家戰略的必要途徑,而如何安全高效地儲存與運輸氫氣,是氫能產業發展的關鍵瓶頸。氫科學中心主導的鎂基固態儲運氫技術契合國家戰略發展方向,用創新的技術方式來解決氫能戰略發展的核心難題。“我們認為,鄭州在氫能源產業應用方面可以說已經走在全國前列。下一步,期待鄭州能加強產業前端延展,在制綠氫、儲運氫的前沿技術方面加強雙方的合作。”
責編:陶紀燕 | 審校:張翼鵬 | 審核:李震 | 監制:萬軍偉
頭條 23-06-21
頭條 23-06-21
頭條 23-06-21
頭條 23-06-21
頭條 23-06-21
頭條 23-06-21
頭條 23-06-21
頭條 23-06-21
頭條 23-06-21
頭條 23-06-20
頭條 23-06-20
頭條 23-06-20
頭條 23-06-20
頭條 23-06-20
頭條 23-06-20
頭條 23-06-20
頭條 23-06-20
頭條 23-06-20
頭條 23-06-20
頭條 23-06-20
頭條 23-06-20
頭條 23-06-20
頭條 23-06-20
頭條 23-06-20
頭條 23-06-20
頭條 23-06-20
頭條 23-06-20
頭條 23-06-20
頭條 23-06-20
頭條 23-06-20
頭條 23-06-20
頭條 23-06-20
頭條 23-06-20
頭條 23-06-20
頭條 23-06-20
頭條 23-06-20
頭條 23-06-20
頭條 23-06-20
頭條 23-06-20
頭條 23-06-20
頭條 23-06-20
頭條 23-06-20
頭條 23-06-20
頭條 23-06-20
頭條 23-06-20
頭條 23-06-20
頭條 23-06-20
頭條 23-06-20
頭條 23-06-20
頭條 23-06-20
頭條 23-06-20
頭條 23-06-20
頭條 23-06-20
頭條 23-06-20
頭條 23-0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