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鄉的美食是在外漂泊游子的守護神,不僅能撫慰饑餓的腸胃,更能溫暖人心。這種食物對廣西人來說,是螺螄粉;對新疆人來說,是羊肉串或馕餅;對湖南人來說,一定有肥瘦相間、晶瑩透亮、熏香醇厚的臘肉的一席之地。2022 年,在福建打拼多年的湯國林,事業受到疫情沖擊,他想起記憶深處的家鄉味道,回到了老家瀏陽,在瀏陽河畔做起了傳統手藝——瀏陽臘肉。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肥瘦相間的瀏陽臘肉
在瀏陽市悵沖鎮高家洲村,幾乎家家熏制臘肉。古老的作坊里,幾盆炭火,天花板上懸掛著洗凈曬過,腌制好的臘肉,歷經猛火、冷火、煙熏等多道工序,12 天以上的精心制作,成就了風味極佳的瀏陽臘肉。湯國林告訴記者:" 我們都是用古法制作,這是從小就熟悉的味道,剛開始做的時候還叫了同鄉一起過來參謀,最后才成了現在的產品。"
△正在熏制的瀏陽臘肉
山高林密的瀏陽,不僅晝夜溫差大,而且空氣潮濕,食物不易保存,但煙熏過后的食物不但能保存很久,還別具風味,臘肉因此在瀏陽流行開來。湘菜中,光亮入味的臘肉和大蒜葉、黎蒿,以及一切與 " 五葷 " 相關的植物都是絕配,大火猛炒,高溫慢蒸,待到油脂浸潤,咬上一口,爽滑咸香的口感在舌尖四溢,配上一碗白米飯,湘菜鮮嫩香辣的精華你就能瞬間領悟。
△瀏陽臘肉爆炒、燜蒸、水煮皆宜
人間至味離不開精細工藝的保駕護航,湯國林表示:" 我們做瀏陽臘肉最看重的就是原汁原味、傳統工藝,不會放任何添加劑,我們自己也在吃,把品質放在第一位。豬肉都是自己殺或者自己去農貿市場等地購買,熏制的材料以松柏木為主,還會加上一些茶籽殼來增香,我們做臘肉的最短工時是 12 天,這樣可以保證熏制入味,而不是市面上一些快速熏制的‘工業臘肉’。"
在高家洲村,當地人或外出務工,或在家農作。湯國林認為當地的農產品銷售體系不夠暢通,他說:" 瀏陽有很多的好東西外地不夠了解,我自己最感興趣的一點,就是把原汁原味的農產品通過線上銷售的模式讓更多人看到并喜歡。" 在湯國林的創業規劃里,他希望在產品銷量更好之后,可以收購當地質量上乘的臘肉成品,或者聘請當地的貧困戶來熏制臘肉,這是他感恩回饋家鄉的一種方式。
小時候,當一塊塊臘肉懸掛在煙火中,顏色漸深,油脂浸滿,我們就知道新年不遠了。時值歲末,不如為家人加購一件物美價廉的瀏陽臘肉,年夜飯時與家人圍坐在爐火前,吃著熟悉的味道,伴著濃濃的年味兒,說起舊時光里的溫暖與歡樂。
瀟湘晨報記者王麗姣 攝影記者楊旭
更多精彩內容,請在應用市場下載 " 晨視頻 " 客戶端。歡迎提供新聞線索,一經采納即付報酬。爆料微信關注:xxcbwx,24 小時報料熱線 0731-85571188。
頭條 22-12-12
頭條 22-12-12
頭條 22-12-12
頭條 22-12-12
頭條 22-12-12
頭條 22-12-12
頭條 22-12-12
頭條 22-12-12
頭條 22-12-12
頭條 22-12-12
頭條 22-12-12
頭條 22-12-12
頭條 22-12-12
頭條 22-12-12
頭條 22-12-12
頭條 22-12-12
頭條 22-12-12
頭條 22-12-12
頭條 22-12-12
頭條 22-12-12
頭條 22-12-12
頭條 22-12-12
頭條 22-12-12
頭條 22-12-12
頭條 22-12-12
頭條 22-12-12
頭條 22-12-12
頭條 22-12-12
頭條 22-12-12
頭條 22-12-12
頭條 22-12-12
頭條 22-12-12
頭條 22-12-12
頭條 22-12-12
頭條 22-12-12
頭條 22-12-12
頭條 22-12-12
頭條 22-12-12
頭條 22-12-12
頭條 22-12-12
頭條 22-12-12
頭條 22-12-12
頭條 22-12-12
頭條 22-12-12
頭條 22-12-12
頭條 22-12-12
頭條 22-12-12
頭條 22-12-12
頭條 22-12-12
頭條 22-12-12
頭條 22-12-12
頭條 22-12-12
頭條 22-12-12
頭條 22-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