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8日,國家文物局等多部門聯合印發《黃河文物保護利用規劃》(以下簡稱《規劃》),對黃河流域文物保護利用工作作出部署。
《規劃》規劃的范圍為黃河干支流流經的青海、四川、甘肅、寧夏、內蒙古、山西、陜西、河南、山東9省(區)的69個市(州),規劃主要對象為各級文物保護單位及尚未核定公布為文物保護單位的不可移動文物。
黃河流域是中華文明起源和發展的核心地區,分布有鄭州、西安、洛陽、開封等古都。黃河流域文物資源豐富,9個省(區)共有不可移動文物30余萬處,占全國的39.73%。
中國現代考古學發端于黃河流域,黃河流域考古在中華文明探源中發揮著重要作用。
《規劃》重點作了以下部署:實施黃河流域重大考古項目,不斷深化中華文明探源工程,協同推進“考古中國”重大項目。推動黃河流域大遺址考古和研究成果轉化,支撐大遺址保護利用和國家考古遺址公園建設,推動研究成果向價值展示傳播、科普教育等方向轉化。壯大考古科研機構,依托陜西、山西、河南、山東等省級專業考古機構,培育建設世界一流考古機構。
河南省文物考古學會會長孫英民說,我省是《規劃》中的重點區域之一,河南沿黃地區是華夏文明誕生及中華早期文明多元一體格局形成的核心區域。中原自古以來就引領和推動著黃河文明、中華文明的傳播、生產力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河南沿黃地區文物資源豐富,加強河南沿黃地區文物資源的保護、開發、利用,必將對河南文旅文創融合戰略的實施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記者 張體義)
頭條 22-07-19
頭條 22-07-19
頭條 22-07-19
頭條 22-07-19
頭條 22-07-19
頭條 22-07-19
頭條 22-07-18
頭條 22-07-18
頭條 22-07-18
頭條 22-07-18
頭條 22-07-18
頭條 22-07-18
頭條 22-07-18
頭條 22-07-18
頭條 22-07-18
頭條 22-07-18
頭條 22-07-18
頭條 22-07-18
頭條 22-07-18
頭條 22-07-18
頭條 22-07-18
頭條 22-07-18
頭條 22-07-18
頭條 22-07-18
頭條 22-07-18
頭條 22-07-18
頭條 22-07-18
頭條 22-07-18
頭條 22-07-18
頭條 22-07-18
頭條 22-07-18
頭條 22-07-18
頭條 22-07-18
頭條 22-07-18
頭條 22-07-18
頭條 22-07-18
頭條 22-07-18
頭條 22-07-18
頭條 22-07-18
頭條 22-07-17
頭條 22-07-17
頭條 22-07-17
頭條 22-07-17
頭條 22-07-17
頭條 22-07-17
頭條 22-07-17
頭條 22-07-17
頭條 22-07-17
頭條 22-07-17
頭條 22-07-17
頭條 22-07-17
頭條 22-07-17
頭條 22-07-17
頭條 22-07-17
頭條 22-07-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