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全媒體記者汪安剛)坡崗地上,數千棵果樹底下的綠草自由生長,水肥一體化灌溉智能云控制柜隨處可見,微噴管網覆蓋到每棵果樹……這是記者日前在鄂城區碧石渡鎮樟嘉裕民生態農業專業合作社農業園看到的情景。
為探索旱作農業科學節水節肥新模式,2021年9月,市水利和湖泊局、鄂城區農業農村局聯合樟嘉裕民生態農業專業合作社,投資逾150萬元,建設鄂州首個旱作農業節水灌溉示范基地項目,并于當年11月建成投用。
該項目占地面積逾380畝,采用智能灌溉系統,運用物聯網技術,將整個園區劃分為20個灌溉區,通過操作手機App,實現水肥精準把控,一改以往大水漫灌、大把施肥的粗放型耕作方式,較傳統灌溉可節約水資源80%、節約肥料60%,還能節約人工成本,年降本增效可達40萬元,最大限度避免旱災損失。
“2019年夏季干旱的時候,栽的果樹苗干死了30%,剩下的也因干旱受損,100萬元的人工費也打了水漂。現在,怕干怕旱、靠天吃飯的日子一去不復返了。”合作社負責人如釋重負地說。
據了解,樟嘉裕民生態農業專業合作社成立于2018年11月。目前,該合作社投資近千萬元,流轉土地560畝,種植花椒樹5000株,以及紅美人柑橘、雞尾葡萄柚、秋月梨、黑甘柿等果樹近9000株。智能節水灌溉系統啟用后,園區年可節水2萬噸。
【來源:鄂州市人民政府網_要聞】
頭條 22-04-17
頭條 22-04-17
頭條 22-04-17
頭條 22-04-17
頭條 22-04-17
頭條 22-04-17
頭條 22-04-17
頭條 22-04-17
頭條 22-04-17
頭條 22-04-17
頭條 22-04-17
頭條 22-04-17
頭條 22-04-16
頭條 22-04-16
頭條 22-04-16
頭條 22-04-16
頭條 22-04-16
頭條 22-04-16
頭條 22-04-16
頭條 22-04-16
頭條 22-04-16
頭條 22-04-16
頭條 22-04-16
頭條 22-04-16
頭條 22-04-16
頭條 22-04-16
頭條 22-04-16
頭條 22-04-16
頭條 22-04-16
頭條 22-04-16
頭條 22-04-16
頭條 22-04-16
頭條 22-04-16
頭條 22-04-16
頭條 22-04-16
頭條 22-04-16
頭條 22-04-16
頭條 22-04-16
頭條 22-04-16
頭條 22-04-16
頭條 22-04-16
頭條 22-04-15
頭條 22-04-15
頭條 22-04-15
頭條 22-04-15
頭條 22-04-15
頭條 22-04-15
頭條 22-04-15
頭條 22-04-15
頭條 22-04-15
頭條 22-04-15
頭條 22-04-15
頭條 22-04-15
頭條 22-04-15
頭條 22-04-15